QQ:站内信联系
主页
天富娱乐平台
天富注册登录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让所有员工看到每一次失败背后的进步”武汉艾科珍藏12台“失败样机”
发布时间:2023-12-17 06:40
浏览次数:147 次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4日讯(记者蒋立青 李婷 汪丽婷)12台研发失败的机器设备醒目地摆放在生产车间里。12月13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武汉艾科滤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艾科”),看到了这奇特的一幕。

  武汉艾科总工程师丁愿辉解释,这些设备都是研发过程中的失败产物,在公司被称作“失败样机”,它们一直没被扔掉而是保留了下来,“这是董事长陈泉学的想法”。

  2023年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武汉艾科是一家研发生产超滤设备的企业。超滤设备通过其核心部件超滤膜组件,进行污水回收利用、地表水处理以及海水淡化。

  武汉艾科生产线上,一名技术工人正操作着一台超滤膜组件切头设备,仅1分钟,经切削加工的超滤膜组件截面变得光滑平整。

  “这是公司研发的第四代切头设备,此前的3代设备都失败了,光是配件采购和设备制造费用就接近100万元。”丁愿辉说,切头设备是超滤膜组件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超滤膜组件截面的平整度决定产品质量和日后的水处理效果。

  在一台“失败样机”前,丁愿辉介绍,这是公司2013年研发的第一代切头设备。

  “研发这台设备耗时半年多,先后改进了20多次,结果还是不能用。”丁愿辉说,被其他部门员工戏谑为“砖家”的研发人员当时都“灰头土脸”。

  公司董事长陈泉学回忆,他当时把研发人员召集起来,要大家放下心理包袱:“失败是一种必要的成本。只要有新的思路,你们只管大胆去试,不要管资金投入!”

  陈泉学说,创业之前,他在一家从事净水设备生产的大企业工作过,深知研发的重要性。他在2008年创办武汉艾科之后,因为没有可供参考的成熟技术,生产线上的设备几乎都靠他们自己摸索研发。

  2014年,武汉艾科研发的第二代切头设备依然没有成功。丁愿辉说,这台设备加工出的产品切面毛糙、成品率低,但相比第一代设备有了进步:设备由“不能用”变成了“不好用”。

  面对又一次失败,陈泉学决定放权让研发人员试错:单台设备的配件采购及研发成本只要不超过50万元,研发部门自己就可以拍板。

  严控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陈泉学对研发团队却厚爱有加:在技术创新方面失败,只奖励,不处罚。

  那一年,研发团队拿到了全公司最高的年终奖,失败最多的研发人员还受到了表彰。

  2015年,放开手脚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了“好用”的第三代切头设备。不过,因为无法切割大尺寸产品,这台设备在使用半年后依然没能摆脱停用的命运。

  站在这台失败的设备面前,陈泉学有了新想法:将3台“失败样机”保存下来,集中摆放到生产车间,“让所有员工看到每一次失败背后的进步”。

  2018年,武汉艾科开始研发第四代切头设备,经历两年多的10多次改进,一台智能化切头设备终于研发成功。

  历时5年的3次失败之后,用于超滤膜组件切头的第一台“成功样机”终于诞生了!

  如今,包括前3代切头设备在内的“失败样机”累计达到12台。每当研发遇阻时,丁愿辉都会和同事来到“失败样机”前摸摸机器,感受每一次失败之后的进步,重新找回信心。

  “新员工入职,我会带他们去看看这些‘失败样机’,让他们了解公司的研发历史,也让他们感受不怕失败的企业文化。”丁愿辉说。

  公司董事长助理罗萍介绍,2015年以来,武汉艾科每年的研发费用都占销售收入的7%以上。近3年来,公司平均每月至少取得1项专利。公司销售收入连续9年保持15%左右的增长,产品应用于中国国电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粮集团、首钢集团等企业的水处理项目,产品还销往美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陈泉学说,他计划建一个企业文化博物馆,将这些“失败样机”都摆进去,永久珍藏。

上一篇:“两高”首次联合发布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重庆石柱一案例入选
下一篇:面对检察院、法院重庆一镇政府屡次谎称水质不达标问题已整改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7 天富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